1. 介绍
我执是修行最大的障碍。虽然大多数人都对所谓自我有些概念,但是同时亦有很多人忽略了「觉得事情是由我所作」其实就是我执的一种表现。「我作」所带出的含义就是觉得是「我」在做一件事情。当我们对一个经验有着「我作」的念头,就是觉得我们在做某件事时,我们则不能体验其实是神正在展现并借此靠近神。换句话说,当我们拥有「我作」的念头,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完成。例如,我们会觉得我们买屋子,我们买车,我们工作赚钱,等等。
修行里,把「我作」的念头还给神是非常重要的。这可以让我们联系神,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并不是实质的做事,而唯独神才算是有所「作」。
2.「我作」的念头是怎样形成的?
会觉得是「我作」的习惯其实是现今大众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大势所衍生的后果。以前,当人类的灵性较纯朴,人对「我作」的念头较轻,他们依顺并臣服于神,他们普遍的想法是一切都是神之所作。随着时间流逝,人们失去这个与神交流的自然状态,并对喜恶有取舍,以行动(Willful Action – 有意行为) 来攀缘。结果,人们觉得自己在做一些事,「我作」的妄想就越迷越似真。
当「我作」的念头变成习惯,我们变得依靠自己更甚于神。当我们真的他们依顺并臣服于神时,神给我们不多不少的给我们安排好了。相反的,当我们局限在『我』的能力,我们错漏百出。正因为我们错觉是『我做』,我们犯错,并制作及加强错误, 再继续发展下去,人格缺陷,如缺乏耐心,恐惧,担忧,慌张,严厉,焦虑,消极,完美主义,等等就成形了。心思花费大量能量来尝试解决它能力意外能解决的问题,并维持许多思索,如此低效率运作,结果我们的能力下降了,我们开始觉得生活有压力。这就是现今社会的问题,大多数人都以为是「我作」,所以他们越来越不快乐
3. 为什么我们要把「我作」的念头还给神?
我们大家都习惯了「是我作」的念头,所以我们可能会对把他归还的好处感到摸不着头脑。很有趣的是,无论任何事,没有觉得「是我作」的状态才能最成功。要让任何事成功进行,身心放松及『放心去做吧』的状态是不可或缺的。让我们看一些例子:小提琴演奏家,体操运动员,或演讲者。如果他们在想『我在作』或有压力,他们不能把各自的活动做好。如果有压力,小提琴家不会把琴拉好,体操运动员跳时会跌倒,演讲者会说错话。
所有成功的音乐家,运动员,演讲者是在放松的状态里演出。也可以说,他们放弃了「去做」,他们与演出融合了,并让演出自然的流露出来。这正是他们可以完美地展现的原因。
当修行者开始获得灵性增长,当修行者开始获得灵性增长,就像音乐家,体操运动员和演讲者,修行者在轻松的状态做事,行为变得有效又不费力。在困难中,修行者不担忧,对神有信任,无忧无虑。秘密就是依顺并臣服于神,把「我作」归还给神。
不论从世俗角度和灵性角度看,减低和克服「我作」对我们都有益处。因为在没有「我作」的念头时,世俗和灵性的努力才最能发挥。所以在没有「我作」的念头时,我们可以更容易实现我们的目标:不论是世俗的还是灵性的目标。
4. 我们该怎样辨认和克服「我作」的念头?
当我们体验精神上的喜恶时,「我作」的感受最为明显。想法如“我做得好” ,“别人因为我而留下好印象” ,“我做得这么好,真是有本事”等等 是感受「我作」的表现。我们这样想会觉得高兴,因为我们错觉自己有所作为吧。如果当我们快乐时看一看自己的内心,许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无形中,这些想法都是存在的。
同时,我们亦因为「我作」的错觉而难受。如想法“别人应该了解我” ,“我受不了这个情形” ,“我应得到更好的”等等,都是因错认是「我作」。
换句话说,当我们因某件事感到痛苦或快乐时,我们就可以认出我们错认是「我作」了。
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「我作」的念头?其实,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克服「我作」是因为我们在许多世已经不断地练习并习惯了这错觉。就算是“我要克服「我作」”这个想法也是由「我作」产生的!尽管如此,修行者还是可以做以下步骤来克服「我作」的念头:
- 当我们依顺并臣服于神时,「我作」就可以被克服。我们可以先从小事开始依顺神,我们可以祈祷让神教我们如何把事情做好。例如,我们可以问神如何把房间整理好,如何运用电脑来修行。「我作」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各小事里。当修行者向神求助时,他开始学会如何依顺并臣服于神。之后,他能够在更艰难的情形里依顺,例如写报告,或举办共修。
- 「我作」也可以通过把快乐和痛苦还给神来克服。把痛苦还给神比较简单,因为心思对快乐会有贪着。修行者可以通过「接受」困难的状况,求神的帮助,并接受神的帮助来学习如何把苦难还给神。修行者可以问神,叫神教他如何在苦难情形里修行。当困难解决之后,修行者可以向神表示感恩 ,感谢神帮助他度过难关。比如说,修行者失去工作。他可以正面地面对这个情形,祈祷,请教神教他如何在这个困难时期让修行顺利进行,然后依顺于神:不把理想的结果局限在获得新的工作里。当修行者如此臣服于神时,神会眷顾其人,给他所需的,让他的修行顺利进行。当我们以这种态度面对困难,我们无忧无虑,困难也较轻易解决。对神的信仰也增加,因为我们学会了在问题和困难前神是我们可依赖的。
- 随着修行继续进步,修行者亦必须学习把快乐和荣耀还给神,正如把苦难还给神一般。如此才能真的克服「我作」。因为比较困难,一般在修行较后的阶段发生。修行者在灵性进步时,他将体验更多灵性情绪(bhav) 和极乐(Anand) 。当这发生时,修行者开始发现这些体验比心理上的快乐更为持久。修行者不断增加修行,让灵性情绪和极乐增加,然后对心理上的快乐的贪着自然减少。修行者也可以不断提醒自己修行的目标是为了体验灵性情绪和极乐,而不是心理上的快乐。逐渐的,心思就不再惯性追求心理上的快乐了。
- 此外,我们可以努力增加修行各方面, ,如念诵 ,共修 ,和侍奉 。当我们增加修行,我们开始从体验我们内在与神的连接。这样一来,我们把「我作」归还给神就变得更自然。
5. 关于臣服于神
作为重温,「我作」是一个让我们感觉不是神而是自己在做事的错觉,。因为「我作」,我们被困住在喜恶的循环里,让体验极乐和神非常困难。因此,人格缺陷和我执形成。当我们努力克服「我作」时,我们可以迈向修行的目标,就是回归神的境界。
以下是一名欧洲塞尔维亚的修行者德艳(Dejan Glescic)的体验,希望可以鼓励修行者努力减少「我作」:
“工作和生活让我感到压力。当我坐下来做灵性治疗时,意外地,我哭了出来。这一刻,我开始感觉神控制我的身体,把力能量进我的头脑,控制里面的思索和智力。感觉上,连呼吸也在神的掌控之中,没有一件事是因我出力而成就;我只不过是观察者。神在做所有的事,我专心地想着他。我发觉我所有的经历让我濒于崩溃,其实是让我学习如何臣服于神,依赖神。这个感觉不能以文字形容,我感到非常满足,宁静,自由,极乐(blissful)。我认为如果进展到较高灵性水平时,能恒住在这个状态中应该是非常棒。”
我们向神祈祷,读过这则文章后,激发世界各地修行者克服「我作」的努力,从而体验神。